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成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成

  27岁的徐和春与他的想法一样,作为边区少有的高学历人材,徐和春不光拥有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位,还有相当的外语基础。

  德语。

  于是他的工作单位就变成了德国援助远东的煤化油生产线工厂,这个项目早在刘开放来到远东之前就存在了,也是两国合作的一部分,只是拖拖拉拉谈了很久,到38年才最终决定下来,经过两年的建设,如今已经初具规模,一些具有相应专业和学历的人才就被分配到了这里,其中包括与他一同前来的浙江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30岁的钱志道。

  “老钱,你是学化学的,了解这个技术吗?”

  看着密密麻麻的管道、反应釜、储存罐,高大的厂房、整齐的生产车间,两个刚从山沟沟里出来,从没出过国的土八路彻底晕菜了,徐和春是学机械的并不了解原理,钱志道倒是了解一点,30年代正是煤化油生产技术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不过真正将它发扬光大并大规模应用的,只有德国人。

  “煤所含有化学成分里面的氢元素含量是5%,而碳的含量非常高,成品油里面的氢元素含量是12~15%,碳的含量偏低,并且油产品是没有含氧元素的液体燃料,因此,煤制油是经过煤炭添加氢元素或者是添加氢元素之后提取了混合烃的液体油与甲醇。进行煤制油的生产过程里要添加氢元素,从而消耗了很多的氢资源。通常一千千克的煤炭需要添加一百四十千克的氢气,能够生产出六百千克的油制品。”

  “听起来很容易啊,你们在实验室里做过验证吗?”

  钱志道摇摇头:“读书的时候,国际上有过类似的论文,不过我们学校当时没有条件验证。”

  远东的煤资源十分丰富,滨海区也不例外,在水电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所有的电力供应几乎都来自于煤炭,苏昌煤田和以此为基础的苏昌火电厂点亮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区的晚空,从德国进口的唯一套煤化油生产线也坐落于此。

  引进工作自36年初就开始了,中间还经历了两年多的“整肃期”,好在磕磕拌拌地在留西柯夫的强烈要求下最终还是落户远东,与生产线一同到来的是制造商德国法本公司总工程师皮尔博士,他的团队包括建设到生产管理的20多名工程师,以及一个7人的工人培训小组。

  滨海区将为这家名为“远东合成燃料厂”的工厂提供超过1200名普通工人,这些人在工厂的建设和设备安装过程中由德国人进行技术培训,所需要的管理者和工程师队伍则由皮尔的团队进行指导,徐如春和钱志道就是其中的一员。

  “你们看到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煤氢化生产线,年产量可达到30万吨成品油,包括高品质的航空汽油,请允许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生产工艺:先将煤块粉粹,倒入重油,加催化剂,搅拌至糊状,加热至300C,然后泵至氢化反应器,通入230个大气压的氢气,反应后得到产物,其中含10%~20%的气体,5%~10%的固体,50%~55%的重油,20%~30%中等分子量的油。然后,将中等分子量的油与氢气,催化剂在固定床上反应,温度为400C,压力为200个~300个大气压,就得到50%~70%的沸点在165C以上的汽油。”

  皮尔的话被徐如春译成汉语,会德语的华夏人比会英语的华夏人要稀缺得多,徐如春不得不先充当翻译的角色,当然了,他本身扎实的机械功底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相反,刘开放将他要来的初衷就不是个翻译的工作。

  远东合成燃料厂从开工到建设到投产还有至少一年的时间,30万吨的成品油产量也远远不够使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滨海区必须依靠外来油品的输入,特别是美国。

  边区恰恰拥有华夏国内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内陆油田,延长油田,大汉富有全球,像这样位于北方的小油田自然不会放在眼中,可在这个时空就不一样了,刘开放在与边区进行人材和援助款换武器药品的过程中,向延安派遣了一支勘探队和相应的钻井设备,美苏两国都是石油大国,勘探和钻井技术领先全球,有了他们的帮助,延长油田的产量会有一个新的增长,除了延安本身不多的使用量,大部分增产都可以由远东来消化,石油换武器同样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除了机械、化工、语言、水利这些人材,延安还派来了50多名25岁以下的知识青年,带队的八路军航空工程学校教务主任常乾坤就是其中之一,一九二五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华夏红党。一九二六年考入广州航空学校,同年赴苏联入红军航空学校学习。毕业后任苏联红军独立航空队准校领航员。一九三三年入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算是中高级学历的知识份子,其余的也大都有高中以上的学历,对于这批青年,延安方面有自己的想法。

  “飞行员?”

  沈云点点头:“延长油田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延安方面也修建了机场,现在最缺的就是飞机了。”

  刘开放有些明白了:“那就这样分配,刚开始全部进入航校学习,一个月后根据学习情况分班,大致上飞行员20人左右,没有通过的可以当地勤、技工人员,保证当地有独立的维护能力。”

  “才20人啊。”沈云嘟了一句,一下子被刘开放听到了。

  “20架飞机啊,你以为很轻松吗?”

  沈云自失地一笑,看惯了远东空军一次性出动几百架,20架也就是个加强大队的规模,她却忘了,延安方面的基础设施匮乏,这个数目已经超过他们的维护能力了,一张白纸上画图,事情只能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别着急,他们如果能经过一年左右的学习达到初级战斗机驾驶员的水平,至少延安的天空不再是鬼子可以肆意纵横的地方,那样的话,延安机场的扩建工程可以开始了,一年后,我希望那里可以起降“TB-9”。”

  “真得吗?”

  沈云一下子高兴了,“TB-9”是远东生产的四发重轰,在它的基础上,一种客货两用运输机已经设计定型,以刀毕河谷的生产能力,下线只是个时间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一旦延安机场的跑道扩建完成,从滨海到延安,空中直线距离只有2000公里,哪怕延着飞行路线炸个遍再降落也有足够的油量。

  刘开放笑笑没有说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sqie.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sqi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