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图谋(十八)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图谋(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图谋(十八)

  远东战役产生的深远影响正在一步步地显露出来,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战役级别的立体作战,也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空中力量打击敌人地面部队并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战争模式,甚至比德国人在随后发动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还要典型,因此所有的参战国和非参战国都在研究,善于学习的美国人也不例外。

  美国缺少飞行员吗?笑话,罗斯福不用打听也知道,全美飞行学会统计过,1939年全国各个航空类的民间团体组织有3382个,成员15万多人,刨去年龄和性别,适龄的兵役人员至少也有5万以上,这是一笔无比雄厚的实力,一旦有战争的发生,他们可以迅速被征招入伍,建立起一只强大的空军部队,而不是目前区区几百架老式战机的陆航和几百架更老式的海航,不光无法与德国、英国相比,就连苏联的远东空军和他的手下败将日本都不如,拿什么来保卫太平洋上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史汀生与他有同样的忧虑,7月份刚刚上任的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更加直接。

  “国会否决了新建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预算提案,这将意味着,美国海军现有的所有战列舰都无法跟随高速的航空母舰行动,而就在两个月前,苏俄远东太平洋舰队为我们展示了一场经典的远距离进攻战,他们使用一艘33000吨级的高速航母,在离母港2000公里的海外,利用舰载战斗机压制一个地区强国的机场和兵站,取得了战场的制空权,再由地面部队完成最后一击,这一直是我们研究但从来不曾付诸实施的战术,要知道,那艘航母入役不到两个月,他们几乎是到手即用,在远航的途中完成舰载航空兵的训练,训练事故的损失比战损还要大,不得不说,苏俄人在航空兵的运用层面,已经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海军部会持续关注战事的进展,希望能派员过去近距离接触和考察东南亚战事,并要求得到更多的训练机会。”

  总统的密友兼国策顾问霍普金斯问道:“你指的机会是什么?”

  “参与不列颠空战,让我们的航母舰载航空兵小伙子,有一个实战的机会,而不是在南太平洋的海滩上晒太阳,或是去撩当地的女孩。”

  “海军能抽出多少人?”

  “200?100人吧,至少。”

  诺克斯不太肯定,不过他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美国应该更积极地作出反应,霍普金斯犹豫了一会儿。

  “英国人向我们提议,购买或是租用不少于50艘驱逐舰,他们的运输线受到德国人潜艇的威胁,损失日益严重,法国人投降以后,地中海的英国分舰队要同时对付意大利海国和维希法国海军残余舰队,有些力不从心,不得已只能从本土舰队抽调,这样一来护航舰队的数量就不够了,为了保证每年不少于500万吨的物资输入量,300到600万吨的商船队必须得到维持,为此他们向远东订购了100条万吨级货轮,这笔交易价值3亿美刀,依然需要美国担保,远东会利用这笔信用担保在美国国内购买所需的船用钢材和动力系统,据我们估计他们的船舶制造业熟练工人缺口在20万人以上,完全由自己培养根本不现实。”

  罗斯福一愣:“所以他们需要从美国输入?”

  霍普金斯点点头:“到今年年底,移民局估计前往远东的美国人会达到500万,这已经是暗中限制的后果了。”

  远东死命地挖墙角,不光将市面上失业的熟练工一扫而光,而且还带动了收入微薄的在业工人阶层,为了两倍以上的工资,大批工人拖家带口地登上远洋客轮,甚至影响到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别说扩充了,就是现有的规模都难以维持,关键是这个口子还没法堵,国务卿赫尔插了一句话,让办公室的所有人面色古怪。

  “500万白人。”

  是的,来到远东的500万美国人中,90%都是白人,剩下的不是亚裔就是棕色人种,竟然连一个非人都没有。

  当然,远东在招人的时候并没有类似的明示,不过一来白人熟练工人的比例本来就高,二来就算有那么一些人报名,在最后的聆选中也会被刷下,其中有什么内情就不得而知了。

  “他们还在全世界招募学者、教授和大学生,斯科特去了一回欧洲,据说从德国人手中弄回来了200多名犹太人教授、学者和他们的家属,此举获得了美国犹太社区的一致好评,纷纷称赞远东是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弗兰克·诺克斯有些不信:“那位元首肯放?”

  “据说是用盘尼西林换的。”

  这么一来就好理解了,为了得到珍贵的救命药,小胡子元首连33000吨级的航母都肯卖,还不惜出售未完工的法国新锐战列舰来换取更多,区区几个犹太人算得了什么,远东此举又抢了美国人的风头,只怕在他们的心目中,远东至少比无动于衷、坐看犹太人受难的美国还要可靠。

  罗斯福想到了一个人:“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吧,他还在远东吗?”

  “是的,已经去了5个多月,据说受聘担任远东大学终身教授,拥有一个不受限制的国家级实验室,比我们的吸引力要大得多。”

  “这是美国的损失啊。”

  赫尔不以为然:“他有充分的人身自由,虽然拥有苏联科学院院士的头衔,但并没有加入苏俄国籍,依然拿得瑞士护照。”

  罗斯福只是随口感慨一句,并没有太过在意,他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德国人与苏俄越来越近,就连日本人也频频示好,你们说,莫斯科会加入柏林-罗马轴心吗?”

  几个人面面相觑,不过这么一想,还真不是一个完全没影的事,双方一个在欧洲势如破竹,一个在亚洲搞风搞雨,都属于新兴的扩张型国家,要是他们当真结盟,法西斯阵营就会联成一大片,他们将囊扩整个欧亚大陆,别说英国了,美国都未必还能置身事外,这样的前景,让在座的所有人心头为之一惊。

  霍普金斯说了句让他们十分奇怪的话:“莫斯科会怎么选择我不知道,但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定不会加入。”

  这有什么区别吗?

  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卿赫尔不无担忧地说道:“日本人一直在谋求与苏俄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在柏林和东京都被奉为座上宾,一旦他们签约,事情就不太好了。”

  何止是不好,这样一来,三国就会成为事实上的同盟,难怪他们最近步调一致,罗斯福目光炯炯地说道。

  “我们一定要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怎么阻止?”

  “在目前的形势下,远东与美国的经济牵绊日益深厚,他们缺乏原材料产地,就算拥有一定的工业制造能力也没有用,海上的运输很容易被切断,就像日本人一样,如果统计没有出错,远东的美国人已经占到了当地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二,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一定会影响当地的政局,他们掌握了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无论如何我不相信他们和一千多万华夏人会与日本人站在一起。”

  “总统的意思,我们要加大在当地的影响?”

  罗斯福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也不需要答案,他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讨论美国以外的世界局势,而是还有3个月就将举行的第三次总统大选。

  如今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sqie.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sqi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