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图谋(二十八)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图谋(二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图谋(二十八)

  5500米的高空中,姚克祜隔着玻璃舱都能听到涡轮增压器工作时的颤动,他的僚机汪德祥驾驶着120号飞在20米左右的侧后方,只要一偏头就能看得到。

  以Su-1的速度,300公里的距离也就是40多分钟的事儿,第41歼击航空兵旅的150架Su-1和第17中型轰炸航空兵旅的120架伊尔-4(就是原来的DB-3M)奉命进驻廖内群岛的2个常备机场和5个临时野战机场,小小的群岛也只能容纳这么多飞机,其余的都在宋卡和曼谷的几个机场,兼有震摄之意。

  飓风行动的第一波攻击自然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打法也是轻车熟路,依然是歼击航空兵夺取战场制空权并压制地面防空火力,轰炸航空兵进行重点目标的集中打击,只是这一回还加上了第201空降兵旅和第18运输机团,拥有最新型的TC-84客货两用运输机(苏方按许可证生产的DC-3,后来改叫里-2)60架,此时就跟在他们的机群后面,相隔大概15分钟的距离。

  同时,从丹戎槟榔港出发的一支船队比他们还要先启航,三艘新锐的浅水重炮舰、四艘飓风级护卫舰和10艘满载士兵和装备的货船沿着苏门答腊海岸疾速行驶,在他们的外侧,由“列宁号”编队提供信息和空中支持,同时截断两地可能的敌袭。

  33分钟后,第一攻击波发现了敌情,一架在2000米左右高度飞行的Do24。

  编号“X-32”的道尼尔Do24水上飞机机长巴斯蒂安·塞尔普中尉首先听到的是隆隆的引擎声,抬起头却没有什么发现,他马上判断出机群应该躲藏在云层中,很快一个个黑影就从云层里闪现,密密麻麻的声音响成一片,他吃惊得语气都变形了。

  “报告基地,发现大量敌机,发现大量敌机!”

  “说清楚,数量、机型、方位。”基地的指挥官范.奥伊恩上校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

  “至少30,不50架,天哪,他们好像被惊飞的乌鸦,一群接着一群,速度很快的战斗机,他们一定是冲着巨港来的,最多还有10分钟,我该怎么办,他们飞得太高了。”

  “返航吧,不,飞到爪哇去,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那边,我们会抵抗到最后一刻。”

  虽然有些不甘心,塞尔普也明白自己这架又大又笨的水上飞机不是人家的对手,冲上去也是白白送死,他没有返航,也没有回到爪哇,而是飞向不远的邦加岛。

  发现敌人水上飞机并没有让苏军攻击群改变路线,甚至没有派出战斗机驱离,位于第一波最前方的几个双机编队只是打开了涡轮废气增加器,使得发动机的高空输出功率进一步提高,航速在瞬间达到最大,一下子就超过了每小时600公里,短短的几分钟就赶到了目标上空。

  空袭来到的时候,4艘K型潜艇正在码头上补充油料和物资,范.奥伊恩上校接到X-32的报告后马上下达了警戒令,空袭警报“呜呜”地在港口上方响起,也惊动了这些好不容易下来的潜艇兵。

  “该死!”

  潜艇分队指挥官格罗内韦尔德海军少校站在他的KXVIII前,空袭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现在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留在艇内的艇员不到5人,全都是机械师,大部分都在岸上的基地食堂用餐,有的可能在洗澡,总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最快的速度启动并下潜,其他的3艘也是一样,怎么办?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伪装,不过那同样需要人手,还有材料。

  “发动机器,出港,快!”

  他打算不顾一切先把潜艇开出港口再说,结果还是晚了,无数架战机从高空扑下来,机翼上的红色五角星璨璨生辉。

  “发现鱼群,4条在网。”

  “119”号长机做为整个攻击群的箭头,以接近600公里的时速划破长空,巨大的尖啸声让姚克祜的话仿佛从肺叶里吼出来,经过20次以上的空勤任务,他已经从一个不足100小时的菜鸟变成了具有相当作战经验的熟手,离老手还有差距,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

  经过了实战检验,如今他的坐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新型“SU-1”战斗机去除了低海拔地区的防寒防冻设备,主体金属结构也从耐低温变成了防高温高热高盐,就连气动外形都重新做了优化,从粗雷茄形变成了经过严格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下的圆润曲线,使得整机在重量基本不变,发动机功率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提高了12%的速度和高空性能,用姚克祜这些非专业人员的话来说就是。

  看着更漂亮了。

  然而在地面被攻击者的眼中,看到的只有死神的狰狞。

  首先到达的第一波攻击群一共8架,组成4个双机呈菱形编队,突前的119、120机组首先发现敌情,当然,接近6000米的高空,靠肉眼是不可能看清港口的情况的,这完全得益于安装在机腹下方的全方位高清CCD数字动态摄像头,在启动后,它会以每秒2万5千7百帧的频率将机身前下方120度角以内的地面目标一揽无余,而与之相连的处理器在接到数字信号后,又会以百亿兆赫兹的速度进行解码和处理,几乎与神经元反应一致地提供给操作者,于是,姚克祜不需要将信号传送到后方,就能实时得到第一手信息,这样的处理方式,极大地减轻了“列宁”号的负担,顺理成章地,他也将担任这个8机编队的指挥官,引导后续各机进入攻击线。

  说了一大串,在当事者而言,整个过程也就是几秒钟,战场数据链系统就完成了从捕捉目标到分解任务、分配攻击线并下发到各机的过程,“119”号长机一马当先斜斜地向下插去,他的僚机“120”号在汪德祥的操作下紧跟在后面,从5500米一直降到1500米时,长机才摁下了操纵杆上的发射掣,“SU-1”的翅膀上突然冒出四个十字形的火光,弯弯曲曲的火线在高速的机动中变了形,看上去就像是油锅里不停翻动挣扎最后绞在一块儿的麻花。

  “哒哒哒哒”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sqie.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sqi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