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农业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五百三十一章 农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三十一章 农业

  刘文华是来检查年初修建的引水渠的,兴凯湖低地是区内圈定的水稻基本产地,红旗公社的两千埫(3万亩)田地全部要改造为水稻田,引水渠就是必不可少的农业设施,依靠湖区打造成熟的灌溉系统,再利用先进的农机提高生产效率,引进化肥、农药和良种进行保障,他有信心这里的亩产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9月,是个收获的季节。

  虽然实行了工业化为主的政策,但全区的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一点都没有打折扣,无论是做为北方地区主食的小麦还是产量高收成快的水稻都有大面积的栽种,滨海全区耕地面积仅有1430000公顷(1.43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在联盟中垫底,要养活近1800万人口,深入挖潜必不可少,毕竟粮食产量关系到国家稳定,这方面的投入可谓不惜血本,除了农机以外,在农闲时节发动广大社员免费劳动,建设各种水利设施就是富有苏联特色的兴措了,做为指导专家,刘文华在这一带呆了大半年,差不多人人都认得这个没什么架子又有本事的专家。

  当然了,他是水利专家并不是农技专家,来到这里的目地除了检查水利设施,提出整改意见,还有就是发展小水电。

  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周期长,投入高占用劳动力多,小水电工程比较简单,建设工期短,收效快。在建设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小型拦河坝采用土坝、堆石坝、浆砌石坝,砌石拱坝、砌石连拱坝、双曲拱坝、混合坝、碾压混凝土坝等。压力水管采用木制水管、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钢管等。修建小型调节水库,淹没面积少,移民较少都是它最大的优点,当前滨海区对于电力的输求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完全靠政府投资不现实,如果分散到各个地市甚至是公社大队,就有可能达到百花齐放,聚沙成塔的目地。

  如今的滨海区,社员每天都要上夜校,耳濡目染之下,都知道了这种被叫做“电”的好处,照明用的话方便,比烧油便宜,用作动力源更是无往不利,从最简单的抽水机到电动磨坊,比起需要吃喝拉撒精心侍候的畜力强太多了,刘文华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跟着一大群人,除了经常来这里做调研的女特派员,还有一支西装革履或是长衫飘飘的队伍。

  “陈老、李老、颜老,这里就是我们的公社,公社一级相当于乡镇,下辖若干个大队,相当于村,以前叫村民,现在叫社员,他们大都是东北的农民,受鬼子残害很深,被红军解救之后,打破了原先的结构,每个大队的成员可能都不是来自于一个地区,一个乡村的。”

  法属印支华侨领袖颜子俊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出口问道:“这么做,好处是什么?”

  “打破宗族藩蓠,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内部阻力。”

  沈云并不隐瞒直言相告,反而让他们愣住了。

  华人很松散也很抱团,具体表现在同乡同姓同宗之间守望相助,特别是在海外,他们的企业几乎全都是这种组织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保证了稳定性,但很显然,苏方不是这么认为的。

  李清泉有些犹豫地开口:“以后会在所有地区强制推行吗?”

  “当然不会,你们的政策制订,是你们内部讨论的结果,我方不会干涉。”

  听到她的话,几人心里多少松了一口气,虽然接受了红党,但要这些华侨上层人物的心里完全没有顾虑那肯定是扯淡,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会想到滨海区亲自走一遭,毕竟耳闻不如目睹,对此,沈云心知肚明,事先就决定了接待方针,不对他们做过多的隐瞒,怎么选?历史会给出最后的答案。

  众人各怀心思地参观了这个名叫“红旗公社”的基层农业合作社,从结构简单外形相似的家居开始一路看过去,淳朴的社员、安静的村落看上去与国内的小村庄区别不大,发现他们的到来,那种好奇的眼光也是一模一样,只是少了点什么。

  “这里没有孩子吗?”陈嘉庚很奇怪,他去过国内,一进到村里,被一大群脏兮兮的小孩围住要吃的才是日常。

  “太小的自己带,稍大一点了,1岁半到4岁进育儿所,5岁以上进小学,小学在公社,离这里大概2公里远,还没放学呢。”

  原来是这样,把孩子组织起来集中管理,就能将人力从琐事中解放出来,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怎么可能不懂,但要学着做?困难可想而知,国内几千年的传统力量在农村的表现就是顽固和守旧,那是历朝历届政府都想做但从来没有成功过的,或许也只有强力的红党政权能够用这种方式加以改造吧。

  等到了田间地头,众人的感受就更深了,连成一片的农田已经接近成熟,沉甸甸的麦穗、稻谷压得弯了腰,再过不到一个月就将是金黄金黄的一片,南洋的主要种植物也是水稻,自然知道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在刘文华的讲解下,他们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集中一个公社之力,可以建设起颇具规模的引水渠,通过支渠引到所有的田地,避免了国内喜闻乐见的“抢水”斗争,而遍布各个间隙的蓄水池,又能在干旱少雨的季节保证浇地之用,与国内以家庭为单位的分块田不同,这里全都是一整片的,让他们想到了西方国家的农场,而这样的分布,最适合的耕作方式显然就是机械作业,果不其然,他们在公社的农技站看到了一台庞然大物,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生产的39年新型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在40年,它才是真正的高科技。

  集中人力,集中财力,才能让农业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农机、化肥、农药、育种等等举措一一实施,他们都能想见,今年的收成会有多好,很明显,滨海区是在用建设大工业的方法建设大农业,已经远远地走到了时代的前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sqie.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sqi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