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050】_东宫厨娘投喂崽崽日常
笔趣阁 > 东宫厨娘投喂崽崽日常 > 第五十章 【050】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章 【050】

  第五十章【050】

  姜翘用非常快的速度定下了菜品,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满意了,而此时甚至还没到光禄寺的评选时间。

  腊八节那天,东宫学堂进行第一天的考试。

  自从知道东宫学堂也是百分制的卷子后,姜翘就惦记着给孩子们做一顿祝福早餐,现下可算实现了。

  姜翘上小学的时候,每逢考试都会让妈妈或者爸爸给她煮一碗面,上面盖着一根煎火腿肠和两个荷包蛋,拼成一百分的样子。

  尽管知道这份早餐没有魔力,但姜翘总是会虔诚地双手合十,直到后来上初中,变成了一百二十分满分,她就再也没吃过一百分祝福早餐了。

  不过祝福早餐也不是万能的。

  往常妈妈爸爸给她做了祝福早餐,姜翘至少都会有一门考一百分。可是有一次期末考试时,父母不在家,姜翘自己动手做,那天竟然发挥失常,没拿满分!

  这可气坏了迷信的小姜翘,等父母出差回来,只好安慰她说:“因为自己祝福自己不算数,一定要大人做才可以!”

  现在姜翘是大人了,是时候给东宫学堂的小朋友们展示一下祝福早餐的魔力了!

  考试日没有早读,孩子们来到典膳内局时,就看到每个人的位置上都有一个餐盘,摆着一根切了花刀的煎香肠,还有两个荷包蛋。

  姜翘无奈,让陈雪花帮她看着汤锅,自己和宋如羡炸油条。

  “罢了,”姜翘轻声叹息,“一点一点学,之后都能学会的。”

  不过这还只是第一天考试,明天什么样还不知道呢,姜翘端上菜肴,又安慰大家一番。

  陈雪花却当真了,扭身就要去找干货。

  “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呢?黏糊糊的,我不喜欢。”梁劲松搅和着一小碗腊八粥,闷闷不乐道。

  以前陈雪花是干杂活的帮厨,是最近两天才分给姜翘,让姜翘带着她的。

  谢灵誉耐心地吹了吹勺子里的腊八粥,反问道:“那你说,如果你喝了腊八粥,却穿得很少,会不会冻掉下巴呢?”

  冯巍然看了一眼谢灵誉的表情,而后也小声说:“若是真的就好了,谁不想考一百分呢?”

  谢温德一本正经地解释道:“不喝腊八粥,会冻掉下巴!”

  冯巍然摇头:“不对,腊八这一天,会有善堂和寺庙施粥,乞儿也喝腊八粥,当然没有被冻掉下巴了。”

  “我、我烧火特别厉害!”陈雪花憨笑。

  言仲溪支支吾吾片刻,最后闭嘴了——这他还真没见过。

  梁劲松恍然大悟:“果然腊八粥跟下巴没有关系嘛!所以我还是吃小笼包罢!”

  毕竟这儿不像姜翘小时候的家里,典膳局的早餐花样太多,不必把一百分和面条拼一起。

  姜翘并不知道他们考什么样,但是傍晚做暮食的时候,仿佛一切都在暗示着孩子们要完。

  没等姜翘点头,胡品高就两眼泪汪汪道:“千万不要啊!我好想考一百分!”

  有人神采奕奕,有人哭丧着脸,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小朋友的祝福早餐灵验了,又是哪个小朋友考“糊了”“沸了”“扑了”。

  就是她一会儿“糊了”一会儿“沸了”一会儿又“扑了”的,听着真的像是跟朝食的一百分祝福早餐对着来啊!

  吃完朝食,孩子们就从容地上路……不,上考场了。

  言仲溪反驳:“可是不是所有乞儿都能得到善堂寺庙施粥啊!”

  “怎么办?赶紧抓一把瑶柱干贝海参干香菇,放在那吸水啊,你说怎么办?”姜翘恨铁不成钢地重新接回手勺,搅和搅和,盖上锅盖,又抽走一半柴火。

  没一会儿,陈雪花又叫:“沸了沸了!扑了!扑出来了!这怎么办?”

  “那你看见没有喝腊八粥的乞儿了吗?他们还有下巴吗?”冯巍然问道。

  姜翘没有残忍地直接告诉他们真相,只给他们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陈雪花羞赧道:“抱歉啊姜典食,我笨手笨脚的,险些误事。”

  “哇!真的假的?你看到过有人冻掉下巴吗?”言风裳好奇地问。

  更何况,今儿腊八,说什么也得喝点腊八粥呢。

  姜翘回头,原来是汤扑锅了。

  比往常下学时间早一些,孩子们就考完试了,一同来典膳内局用暮食。

  姜翘在旁边听他们“八”来“巴”去的,忍笑忍得好辛苦,终于忍不住了,被最近的言风裳听见了笑声。

  你们小屁孩努力点学习啊!考一百分还不是要靠自己?

  梁劲松听来听去,困惑地看向谢灵誉:“谢老师,他们谁说得对?”

  暮食要做油条灌蛋,姜翘教了方法之后,就让宋如羡和陈雪花炸油条,自己则是在一旁煲汤。

  “这……这倒是没有。”谢温德迟疑地说。

  次日就是这学期的最后一天了,赶巧今日姜翘休息,朝食的时候孩子们没见着她,直呼可惜。

  邱岁卿笃定道:“不会冻掉下巴的,外面的乞儿没有腊八粥,也没有冻掉下巴呀!”

  可惜有一根油条忘了翻面,一面金灿灿,另一面已经焦了,险些把整锅油都染上糊味儿。

  姜翘不恼,洗了手,擦了灶台,问道:“你当初因何被选入典膳局做工的?”

  “糊了糊了!哎——呀!”陈雪花捞起一根油条,沮丧地一拍大腿。

  言风裳转头:“所以姜娘子的一百分祝福,也不一定能让我们考一百分对吗?”

  “哎呀!陈娘子,没听出来她揶揄你?”宋如羡一边笑一边拿起一块油条面胚,下到油锅里,只需要让油条两头刚好碰到锅壁,整根油条就会直溜溜的。

  谁会不喜欢姜翘做的美食?一想到要放假,孩子们的肚子已经开始抗议了,结果最后一日她竟不在!

  他们不知道的是,下午姜翘又出现在了东宫。

  又要分别一个多月,姜翘为了安抚孩子们的肚子,一早上就在典膳局磨豆子,炒了好几种豆粉,又依照孩子们的嗜甜程度加糖,分别包装,作为这一次的假日礼物。

  最后的考试结束,孩子们今晚不在典膳内局用暮食,却在出宫前看到了姜翘。

  一看到她,大家就知道少不了好吃的,纷纷撒欢儿跑向她。

  姜翘被团团围住,差点动弹不得,赶紧说:“别急别急,先让我把礼物发给你们。”她还晃了晃手里提着的一大串油纸包。

  一听这话,孩子们终于老实了,在言风裳的指挥下排队,一个一个领取礼物。

  “这里面的豆粉可以用滚水冲泡,热牛奶也可以,油纸上已经标好味道了,每次只舀两三勺,就能冲一杯。”姜翘发完捆好的各种豆粉,不紧不慢地介绍道。

  孩子们点点头,然后又七嘴八舌地说着诸如“舍不得姜娘子”这样的话。

  姜翘笑道:“你们哪里是舍不得我?是舍不得典膳局的菜肴罢!”

  被戳破小心思的孩子们嘿嘿一笑,而后冯巍然问道:“不知接下来能不能到典膳局找姜娘子?若是一个月吃不到姜娘子做的菜肴,我恐怕就要死了!”

  “小小年纪干什么就要死要活的?”姜翘背着手,不禁发笑,“我兴许整日就在舍馆闷着,不然也是出去玩,你们就算来了也找不到我……不要学梁小郎君,上次那是赶巧了!”

  孩子们一听有秘密,赶紧看向梁劲松。

  梁劲松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起他偷偷溜去典膳局吃到罐头的事情,被其他人好一番羡慕。

  “可不要羡慕,当晚我就被阿耶和阿兄轮番训斥,为了这么一口吃的,多悬挨一顿打呢!”梁劲松愁眉苦脸道。

  言仲溪却想,就算真挨打也值了啊!而且阿耶是文臣,看着也清瘦,真动手打自己一顿也未必多痛哩!

  姜翘就怕他们真的衡量起这口吃的值不值得冒险,赶紧说:“更何况年前年后都少不了事情,你们难免要跟随亲人四处拜访,还是不要折腾這些了,待正月十五以后开学,我给你们煮元宵!”

  孩子们的念头被狠狠压下去,最终还是决定忍一忍。

  不就是一个多月嘛!饿不死人的!……但是真的会馋死啊呜!

  “哦对,白敬禾哪儿去了?莫不是已经出宫了?”姜翘问道。

  既然是礼物,当然不能缺了白敬禾的,免得日后被白家挑理。

  “他还在崇文殿呢,我阿耶留他有话说。”谢温德说道。

  姜翘点点头,说:“那我这就回了,大家假期愉快!”

  分别以后,姜翘回了典膳内局。

  白敬禾那份礼物,她托一个宫人帮忙跑腿,自己则是把澹台勉闻那份亲手交给才来吃饭的他。

  应久瞻帮忙收下,道:“辛苦姜典食了,正好殿下不大爱喝茶,平日冲泡些豆粉极好!”

  澹台勉闻喝完这口汤,也笑着像姜翘打了“谢谢”的手语。

  太子用完暮食时,已经不早了,但他提前知会过姜翘,今日《胡娘子游学手札》的第一话画完了,会带给她看,于是她没有急着走。

  第一话不长,一共十二页,漫画中没有累赘地交代太多世界观,直入正题,一开始就是小狐狸化作人形,第二页就已经遇到了游学途中的第一个人。

  这个人是个小道士,年纪不大,虎头虎脑,在溪边的道观里独自生活。

  胡娘子借宿于此,把自己淘来的书一一摊开来,同时阅读每本书的相同页码,小道士说:“这哪里读得通呢?”

  然而胡娘子不听,始终不改。

  几日后,胡娘子告诉小道士:“这些书本我全都背诵好了。”

  可巧这时道观来了生人,小道士前去招呼,却被那人百般刁难,要求他提供干净的住处和热水。

  这荒郊野岭的,生火不容易,上哪里找热水去?

  小道士说不清,胡娘子便用自己从文章里学过的话,辩得那人无话可说,愤愤离去。

  这些话小道士听不懂,只感叹道:“胡娘子当真善读书,竟这么快就可以通晓真意,融会贯通,辩过好事之徒!”

  胡娘子却说:“我哪里通晓真意?不过照着书本背诵出来罢了。”原来竟是酸腐的文人味儿把那人吓跑的!

  小道士叹息:“果真一同读十本书要不得嘛!”

  姜翘很快就看完了,虽说心中觉得故事平淡了些,没有太大起伏和悬念,但细品又有几分诙谐,有三分像平替的《聊斋志异》……尽管这样评价不太礼貌就是了。

  总归她不大会判断故事的好坏,故而不乱说,只鼓励道:“太子殿下塑造角色极好,一眼就记得住,这故事我看着也喜欢,进益的点已说不出,倒不如请谢老师来看看?”

  澹台勉闻小心翼翼收好这些画,用手语说:“我不愿意让他人知道我画漫画。”

  姜翘手口并用:“那太子殿下只是自己画着取乐?还是希望匿名刊发出去被人们看到呢?”

  澹台勉闻眼睛一亮,连忙用手语问:“可以刊发吗?那我是不是应当取个诨名?莫要被熟人知道了!”

  姜翘点点头,而后小太子就认真思考起来。

  他不愿意身边的人知道他画漫画,是怕被人取笑,或者被师长认为耽搁时间,但是如果能让其他人看到,那也太幸福了!

  倘若他的漫画能够得到陌生人的称赞,那该有多棒啊!

  毕竟是想一直用下去的名字,澹台勉闻思考了很久,才取了纸笔来,工工整整写下“问耳”二字。

  这是从“闻”字里拆下来的,又谐音“闻儿”这个小名,他觉得极好。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他决定在假期里快快多画些,然后印刷成册,到书肆售卖。

  一想到这些,他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三日后,地方官员陆续进京,有些场合也需要澹台勉闻出席,因此他住进了宫里。

  典膳局彻底闲了下来,姜翘也放松,除了去光禄寺参加了一趟评选之外,就是躺在舍馆里等发霉。

  无他,主要是外面太冷了,饶是姜翘特别爱逛街,也不愿意天寒地冻的出去受罪。

  舍馆一间屋子能住十二人,现下姜翘在的屋子只住了八人,她们八个整整齐齐躺在大通铺上扮演蘑菇,非必要根本不想离开被窝。

  没事干就闲聊,陈雪花也是个能唠的,有她在,从来不缺话题。

  “眼看就要过小年了,若是太子殿下一直不在东宫,我们岂不是可以休假到年后?小年要不要一起出去玩?”陈雪花问道。

  大家过日子都过糊涂了,姜翘仔细回想了一下,才想起今天已经十三号了。

  “还有十二天过小年,现在说这些还早呢。”姜翘翻了个身躺着。

  宋如羡也算了算,却疑惑地说:“不是还有十天吗?”

  “今天腊月十三啊!”陈雪花提醒道。

  “没错啊,咱不是二十三过小年?”

  宋如羡话音刚落,陈雪花就赶紧阻拦:“可小点儿声,咱们哪能二十三过小年啊!官三军四民五,这不能乱说的!”

  本朝过小年与姜翘从前在的世界不同,但她也知道这个说法,似乎还是写进律法里的呢。

  据闻官员家庭二十三过小年,军人家庭二十四过小年,主要是为了鼓励读书与从军,这才比普通百姓更早。

  宋如羡摇摇头:“我怎么听说,所有在衙门和官员府邸工作的人也是二十三过小年呢?”

  柳迎春插话道:“不是,只有通过读书获取官位的官员家庭是二十三的小年,比如像姜典食虽然也有品阶,但是她通过厨艺考校进入尚食局,册官无陛下宝印,便也不算在‘官三’之列。”

  大家都知道柳迎春有一位亲戚在礼部任职,因此她比旁人更懂这些。

  这话简直当头一棒,让宋如羡失神很久。

  过会儿,宋如羡扭头对姜翘说:“过段时间我可能要申请出宫一趟。”

  姜翘看她一系列反应,就知道她有事情,于是点头:“到时候让胡胥吏帮你写文书罢。”

  陈雪花好奇地问:“宋娘子有什么事情吗?”

  “小事,”宋如羡淡淡一笑,“回家报个仇。”

  明明她的语气不重,但莫名带着一丝杀气。

  陈雪花打了个哆嗦,紧了紧被子,赶紧岔开话题。

  次日姜翘到光禄寺指导她的帮手,再过一日,便是皇帝生辰。

  说是不大办,但当日宴席还是请了许多朝中重臣,以及远道进京的地方官。

  这次和皇后生辰不一样,姜翘觉得皇帝不如皇后好说话,多少还是有些压迫感的,于是没有亲自端着菜品入内,而是由其他宫人代劳。

  宫人们列队,端着托盘放到每个人的桌案上。

  只见托盘中有四个小碗,装着各色酱汁,而另外一个大盘子里,中间摆着拤饼,八个方位摆着切成丝又调过味的八样蔬菜,分别有茄子、黄瓜、黄豆芽、唐菜、小白菜、胡萝卜、土豆、豆角。

  这时候当然已经没什么绿叶菜了,这些菜一部分来自秋收后低温窖藏的存货,另一部分是皇家玻璃温室里培养的蔬菜,全都来之不易。

  菜品摆好,很快有宫人唱祝词:“冬日瓜果蔬菜皆是珍品,这些食物既是多少农民一年以来翘首以盼的丰收,在此时也是最为金贵的宝物。此菜名为‘八方来财’,祝陛下福寿安康,国运昌隆,同时也是‘八方有菜’,愿苍柘风调雨顺,农民丰收喜悦!”

  今年前半截都是顺的,唯有冬天遭了雪灾,竟已经算是还不错的一年了。

  国家那么大,想要所有农民都没有损失,那着实是太难,但这样的祝福正是澹台晏河身为君主最想听到的。

  他欣喜地点点头,动手包了一张卷饼品尝。

  各种蔬菜他都加了一点,又用了质地浓稠的芝麻酱,这样一口咬下去,拤饼柔软,小菜爽脆,当真是新鲜得像是春天独有的味道。

  席间,澹台晏河如常和臣子们说话,散了之后他才单独召见了姜翘。

  方才他第一直觉,这菜就是姜翘的巧思,问过光禄寺的人后,得知果然如此。

  姜翘行礼后,澹台晏河直接让尚咸伏搬了凳子来。

  “这可使不得,臣品阶太低,哪里能在陛下面前坐着!”姜翘虚伪地说。

  反正在陈幼端面前她是随便坐了,几乎不大客套。

  澹台晏河“嘶”了一声,说:“今日要说的话不少,你且安心坐下。”

  姜翘便不再假客气,坐了下来。

  澹台晏河直入正题:“近日坪道节度使洪玉林进京述职,朕无意间问了姜翠城的事情。”

  说是无意,其实就是试探,姜翘耐心听他讲。

  “据洪玉林所说,姜家所有人都是肺痨过世,宅子里部分下人也是一样的症状,与姜家人一同死去,少部分人起初症状不明显,被他发现后单独照看起来,最终也全都过世,无一幸免,”澹台晏河轻轻摇头,“而他似乎还不知道,你如今活着。”

  姜翘想了想,说:“我们一家在亓蒙山遇害,离坪道太远了,不会是洪玉林主谋,不知陛下对真正的幕后主使可有头绪?”

  “朕一直有怀疑的人,牵扯到更大的案子,姜家的遭遇是其中有关联的一桩,因此在事情明朗前,万不能声张,以免打草惊蛇,平日你切莫与他人说起你的身份。”澹台晏河叮嘱道。

  “臣记住了,”姜翘说,“陛下心中有姜家的案子,臣已是感激不尽。”

  澹台晏河笑了笑,又说:“据下面的人禀报,你曾在东市一家香薰店买香,遭到过跟踪?”

  姜翘故作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开始满嘴跑火车:“陛下知道?劳烦陛下挂怀,确有此事。臣也不知原因,但后来那掌柜没再追,臣也就渐渐遗忘了。”

  “不必担心,那是朕的人,”澹台晏河也开始信口胡诌,“东市西市向来鱼龙混杂,朕便安插了些人,直接关注民生,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明面上的公职人员不能秉公执法。那日,香薰店掌柜递消息,跟朕说了此事,他是误将你认成了一位逃犯,确认你不是之后便不追了。如若吓到你了,朕让他改日向你赔罪。”

  俩人都在演,姜翘心里门儿清,满脸堆笑地说:“不过区区小事,不劳烦陛下,也不劳烦那位掌柜赔罪了。”

  澹台晏河也不确定她信没信,他依然怀疑姜翘是不是有什么隐瞒的信息没有禀明,但到底当初她还是十四岁的小女郎,未必能懂官场的弯弯绕,他也不愿意逼迫她再说些什么。

  “再说手语的事情,”澹台晏河又说,“《手语对照图》已经全面推广,目前京中各大书肆已经有售卖,《苍柘旬报》也开始加入了教授手语的板块,接下来就会传入周边道州县,如今广受好评。”

  “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实乃百姓之福。”姜翘道。

  澹台晏河却说:“百姓之福也仰赖你这个提出想法的人,以及那些编撰《手语对照图》的聋哑人,朕越想越觉得先前亏待了你。”

  姜翘笑说:“陛下总这样说,倒让臣害臊。我不过动动嘴,哪担得起陛下一再夸赞。”

  “不止呢,今日朕的生辰,你那道菜也别出心裁,看得出你是心中广阔、大爱无疆的人,朕应当再赏你些别的。”澹台晏河道。

  之前姜翘的确在客气,但是他一说“大爱无疆”,她就真觉得愧疚了。

  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同时她又有较强的共情能力,自然对疾苦的百姓有几分关心,但这样的关心完全比不得真正“舍小我为家国”的人,又怎能坦然接受这样过高的赞誉?

  如果皇帝以此为由,赏赐金银财宝,那这钱拿着是真烫手,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要的。

  “朕在晋昌坊有一套宅院,虽说地段不大好,但临近慈恩寺,逢年过节倒也热闹,便把这宅院赐予你,暂且聊表谢意。”

  等等……他给得实在太多了!姜翘本来坚定的心一下子粉碎。

  金银财宝她不稀罕,但那是房子啊!而且还是慈恩寺附近的房子!

  姜翘一开始进宫,就是看中了尚食局给钱痛快,活少事少包吃包住,期盼着奋斗个十几年以后买个房,结果现在只要她一点头,房子直接就有了!

  这让她如何不心动?

  只是姜翘良心上仍然过不去,觉得她配不上“大爱无疆”这盛誉,于是做了好半天心理建设,才含泪拒绝:“陛下,臣当不起这般重赏啊!”

  澹台晏河“啧”了一声,说:“朕给你你就收下!若非此地距离皇宫太远,不便于赏赐给上早朝的臣子,也等不到你这个新主人。”

  不等姜翘再说些什么,澹台晏河已经喊了尚咸伏去转地契。

  得,这房子还是到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sqie.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sqi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